猫咪为什么会长寄生虫?
“寄生虫”这三个字可能更准确,因为宠物常见的寄生虫中,95%以上都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又称为异尖线虫(有寄生虫寄生在异尖牙囊里,所以也叫异尖线虫)。 这些寄生虫都是动物体内的常见寄生虫,人也是它们的适宜宿主之一。比如蛔目的蛔属,就是一个极其著名的寄生虫名字,大家想必也不陌生——例如医学上常用的阿苯达唑类药物,就是治疗蛔目的寄生虫病。
这些寄生虫的特点就是用口器刺破宿主皮肤,以吸食宿主身上的组织液、细胞等为食,并随时通过口腔排出残渣;当它们体内物质消耗完之后,它们就会到处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此时它们可能会钻到消化道里去吸食营养丰富的粘液,也可能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去获取消化液里的营养物质。 当然,由于人体不是寄生虫的自然适宜宿主,也不是它的唯一适宜宿主,因此当我们喂它吃东西的时候,它可能会将身体钻进去进行吸取,也有可能钻不进去,而在体表外磨磨叽叽半天,最终可能只喝掉你手上那点黏液。
总之,这种异尖线虫类寄生虫喜欢各种啃啃舔舔,在自然情况下很容易从宿主的体表和黏膜层进入体内。 还有一些寄生虫可能是在动物繁殖或者生长过程中从母体带到外界环境中来的。这类寄生虫由于离开母体后无法自己独立存活,因此必须找到新的宿主才能繁殖下去。猫是这类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它在虫体内不能发育成较大的成虫,但能以幼虫形态在肠道内存活下来。
而当它遇到合适的食物时,特别是富含碳水化合物而缺乏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乳制品等,就能诱发它在肠腔内生长发育,从而形成较大的成虫。然后,这些虫子又开始继续它们的生命过程,不断循环下去。 而有些寄生虫则是经过外部传播进而感染动物的。比较常见的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诸如人的手指甲缝里、宠物刚舔过屁股的手指头以及沾染了粪便的衣物或玩具等,再接触眼、鼻、伤口等部位,都有可能使寄生虫进入体内。也有少量寄生虫是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