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冬天流浪猫咪怎么办?
先贴几张照片,这些猫猫都是我救助的 先说方法:去附近的宠物美容院剪指甲、洗澡(如果很脏的话),然后送医院做体检并打疫苗,如果体检通过则可安排领养; 如果上述检查猫咪不能通过或者不愿意配合,则需要对猫咪进行观察并提供必要的救助和护理直至猫咪能够顺利领养。 我们猫会救助站为上海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分部,主要负责上海及周边城市流浪猫的救助及领养工作。
关于如何救助,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及时帮助猫咪清洁身体,消除猫身上的各种病原菌,减少病源传播的可能性;其次是需要为猫咪搭建一个安全的庇护所,让它们有一个可以避风的场所,同时提供必要的御寒设备(如保暖用品); 最后是为猫咪准备足够的食品和水,防止猫咪因饥饿和寒冷而导致抵抗力下降而患病甚至死亡。 在救助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流浪猫,有的极其怕人,只要有人靠近就会逃得无影无踪,这样的猫往往很难进行后续的领养工作;有的则极为任性,你给它吃的,它才会跟你亲近,一旦食物到手,立即跑得无影无踪;还有的是“骗子”,在你准备伸手抚摸它时,突然袭击,咬破你的手而不松口……当然,也有很多流浪猫是非常友善的,只要你对它好,它会主动接近你,甚至会舔你的手指。
在救助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人们不良的习惯导致的—— 例如随意丢弃刚出生的婴儿宠物,使它们从小失去亲人的关怀; 例如将已经养大的宠物随意弃养,让它们从此流离失所;
比如食用野生动物,使得猫的寄生虫感染率越来越高,给它们自身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等等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惜!无论你是选择遗弃还是收养,那都是你生命中的一段经历,一段让你刻骨铭心的经历。
进入11月尾声的申城,天气日渐趋冷。寒风乍起的夜晚,你是否留意到身边还有这些瑟瑟发抖的小生命?他们就是生活在上海的流浪猫。
与流浪狗不同,人们普遍不太在意身边是否有流浪猫存在,但它们的生存状况同样艰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要面对食物和庇护所短缺问题,它们更难获得人们的同情和优待。
寒冬临近,如何帮助这些无家可归的“铲屎官”,你我该怎么做?
上海有150万只流浪猫?
相比犬类,猫是更需要人类呵护的动物,所以绝大多数猫都会选择围绕有人类生活的地方进行繁殖和生存,当食物链被打破,就会出现流浪猫。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猫科动物保护专家葛剑平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区域划分、定义标准等问题,目前全球尚无一个统一的流浪猫数据标准,上海也不存在官方的流浪猫数量,仅存在以宠物医院或机构调查为样本的一些研究或推测。据他了解,目前社会上流传的“上海有20万只流浪猫”的说法可能是基于一项宠物医院调查得出,实际应不存确定义上的20万只,而“有150万只流浪猫”的说法可信度就更低。
葛剑平认为,按照国外的定义标准,流浪猫主要指那些完全不与人类接触的猫。如果按照上述这一含义,可能在国内很难找出这样的猫 ,因为绝大多数猫很难独自在野外生存下去。“如果按照我国一般对流浪猫的广义理解,如游荡猫、半野化猫或家弃猫等也纳入其中的话,可以讲猫进入流浪状态后生存率很低,大部分都不能度过第一个冬天,如果能够度过一冷一热两个生存难关,存活时间最多也就一年左右,死亡率非常高, 所以也很难说有固定的群体数量存在。 ”
在人口高度密集、大都会化的上海,的确存在相当一部分流浪猫生存、活动,尤其是老式里弄,由于房屋构造原因和居民生活习惯,更易成为流浪猫聚集地。据葛剑平介绍,在部分老式里弄中,每平方公里有200只猫并不鲜见。以里弄内常见的煤卫合用40平方米公房为例,实际使用面积仅20平方米,如果折算成郊区别墅每平方公里5-10只猫的平均密度,实际意味着每一户人家要照顾十几只猫。所以人们看到的流浪猫,很多都是居民长期在自家周围喂养的猫,严格来说并非完全的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