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麻醉过敏几率?
不请自来 首先,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麻醉药过敏的概念,这里指的是全身麻醉药(非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在人体上的反映称为药品不良反应(toxicity),药物引起的全身或局部不适症状称为副作用(side effect),其中由变态反应导致的全身或局部不适称为过敏反应(allergy),变态反应又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大类。
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如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均为脂溶性气体麻醉剂,它们透过血液-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是通过对离子通道的直接抑制作用而产生神经毒性并造成机体功能障碍。这些化学结构相近的麻醉药品的代谢途径也基本相同,即在肝脏内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氧化为中间代谢产物,然后再进一步经其他酶或非酶途径最终产生无毒物质随尿液排出体内。
动物实验发现,当异氟醚血浓度达1.38~2.76mmol/L(相当于人静脉注射异氟醚血药浓度的4倍左右)即出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而当血氟烷浓度超过1.49mmol/L时,则可明显抑制心脏功能,导致死亡。由于犬对吸入麻醉药的敏感性高于人类,人体静脉注射该类药物达到类似犬的血药浓度即有可能引起相应的麻醉药中毒症状。 那么,是不是说只要注射了麻醉药就一定会发生过敏反应呢?并不是这样。临床上遇到的药物过敏反应其实仅仅占药源性疾病发生的5%左右,也就是说95%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并没有发生过敏反应。对于需反复应用麻醉药品的病人来说,只有约千分之三的患者会发生严重的全身麻醉药过敏反应。所以说,药物的过敏反应确实是一种极小概率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