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粑粑里面有白色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啊?
粪便的形态因狗的品种、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异,但通常包含少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此外还含有从体内排出的未吸收的物质(未消化食物残渣)以及进入胃肠道的细菌和寄生虫卵。 这些物质在肠道内被微生物降解并产生有毒物质(代谢产物),因此,粪便中会含有一定的毒素。 当狗狗的消化系统出现异常时,粪便中的毒素浓度可能会升高,这时狗狗的肠道蠕动速度也会发生变化。当狗狗的排便习惯发生改变或排便量减少时,应引起重视并寻求治疗帮助。 有毒物质一般包括氨类化合物,硫化氢,吲哚和酚类等[1]。
1. 氨化物是一种有害的化合物,可以刺激狗狗的肠胃,引起恶心,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也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及皮肤,引起眼结膜发红,呼吸困难,皮炎等。
2. 硫化氢是一种强臭气体,其臭味与氨接近,常呈绿色溶液,对眼睛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糜烂,甚至失明;亦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及皮肤,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及皮肤发炎。
3. 吲哚是粪臭素,属于低级脂肪族化合物,无色无味;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恶臭的味道。这种气味会引起人类的恶心干呕反应。
4. 酚类化合物也称为粪脂,是一类具有芳香的有机化合物,其中一些可溶于水,另一些则不溶,这类化合物也是犬猫体内正常成分之一,但当狗狗出现腹泻情况时,酚类化合物含量会增加,且粪便颜色会变淡。
如果狗狗出现了以上现象应及时就医确诊,然后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增加运动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