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一天几次便?
从三个月以前的婴儿期到青春期,12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一天大便好几次的。从生理学角度而言,婴幼儿正处于快速生长时期,脏腑娇嫩,阳气十足,阴气刚刚发育,消化系统也处在发育不完全的状态,吃得多一些自然就会出现大便次数多一些的情况。幼儿如果每天大便数次甚至数十次,但大便性状不会有什么改变,粪便透明、柔软,偶尔会有奶瓣,这种情况说明孩子脾肠之气旺盛,并不是什么病态。至于拉肚子的原因,应该是饮食不洁或者吃多了生冷食物所致,因为母乳喂养的孩子饮食比较灵活,排便时间也未见得固定。
大便的次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孩子的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一天大便一次到两次也算正常。人们常说“婴幼儿大便次数多”或是“婴幼儿大便次数极少”,大多不是指着每日一便或者是两九一便而言,很多是说婴幼儿大便次数比起成人来要多一些。当然,幼儿大便次数过多有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如肛门裂、痔疮、乳糖不耐受等)引起的,这就需要进一步诊断。
那么如何判断幼儿或学龄儿童的大便是否异常呢?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孩子的青春期以前。所谓青春期的意义,一是指生理上的突变,二是指心理上转变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孩子在成人以前,因为脏腑、神经、内分泌均未发育完善,所以表现为心火亢盛,肾阳孤匿,所以孩子出现的腹泻,大多数都是水样便,一泻而知,不需要再做其它检查。只要加以调理,很快可以恢复。只有那些持续长达48小时的大便,才考虑用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幼儿的大便如果黄中带黑,边缘清晰,整体形状如羊便或者牛便,表示孩子的脾胃受了寒冷,这种情况要去医院进行艾灸或中药治疗。
一般说来,孩子的便便如果成形了,就不算是腹泻。像羊屎样的大便,表面光滑而发亮,一坨一坨的,而且排便时间间隔三天以上,这种情况为肾阳虚,需要补阳。如果孩子的便便发青,而且在大便之中有像菜籽一样的东西,那是虚寒的症状,这需要补脾胃。至于“蛋花汤样大便”或者“泡沫样大便”,这都说明孩子食用了过多生冷之类,有寒证,需消炎或者助消化即可。
不过,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提醒家长。笔者曾经接诊过一个3岁的女孩,大便非常正常,每天一大把,而且没有腥臭味。突然有一天孩子开始大便带血,开始还以为是不注意饮食,吃了什么不能吃的东西。后来看了大便外观,发现大便发黑,而且有腥臭味,遂检查,结果是痢疾。后来了解到,这孩子突然开始便秘,大便变为两三天一次,便酸臭,而且有血丝,直到发生痢疾,病情反复发作,就是由于孩子吃得过多,伤了脾胃,久病及肾,从便秘发展到痢疾,历时一个月之久。所以笔者在这里为家长提个醒:孩子的病,有时候是从口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