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母狗会?
因为狗妈妈爱自己的孩子,而小猫不会游泳。 如果小狗掉进水里,母猫就会立即游过去把它救起来;但要是刚出生的小猫掉进水里面,母猫却没有这个能力去救它了。 于是她就用自己的舌头舔干小猫身上的水,并且使劲地用前肢刨着土,把小猫埋在沙子里,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小猫被淹死或者得传染病。 小猫咪在被埋进沙子后,如果还能呼吸到氧气,就会拼命地挣扎,直到实在没力气了,才会安静下来。这时母猫又会马上出来将它挖了出来。 用类似动作来拯救自己的宝宝是哺乳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除了母猫之外,母老虎、母狮子也会这样做。 对于没有养过宠物的人看来,这些似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事实上,这些看似神奇的行为都是来源于大脑中某个特定区域所控制的“反射”。 这种反射被称为“祖细胞反射”(progenitor cell reflex),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幼仔免受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的攻击。 科学家曾经在实验室里对幼崽被水淹或接触有毒物质的情况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了与动物营救行动有关的几个不同脑区的活动情况。 当动物接触到毒物的时候,大脑中涉及化学感受器功能的脑区会出现活动状况,以告知动物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 而当动物处于水中时,脑干的呼吸调节区会受到刺激进而促使动物通过深吸气来实现呼吸循环(这就是为什么给小猫喂奶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周围空气流通)。
另外,小猫在喝奶的时候会将鼻子触碰到母亲的身体,这一行为其实是在测量母亲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母亲身体异常,小猫便会停止继续喝奶,转而寻找其他健康的母亲。 对那些不能自己找母亲的幼崽,母亲会通过舔它们额头的方式将一种细菌传染给它们的嘴唇和鼻子,从而让它们获得免疫能力。 当然,这种传播微生物的方式来传递抗体是有限制的,只会传染给那些尚未接触过该种病毒的动物。一旦幼崽体内有了此类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力之后,这种行为就不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