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身上为什么有寄生虫?
因为寄生虫需要中间宿主啊,大部分寄生虫都不能直接发育成较大成虫,必需在中间宿主的体内发育为成虫。而鸟兽的皮肤、黏膜都是不容易侵入的,只有人体皮肤娇嫩,且体表有大量皱褶,给寄生虫创造了良好的侵扰环境。尤其是小孩喜欢把手放进嘴里啃咬,又不爱洗手,导致手上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当人在摸了被寄生虫感染的动物后,再用手抓食物吃,或者用不干净的手挠痒痒,都有可能将寄生虫放入口中诱发感染!不过大家不用过于担心,寄生虫再强大也是依靠着中间宿主才能生长繁殖,离开宿主后它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 一般说来,经过高温蒸煮的食物都可以杀死里面的寄生虫,所以不必对寄生虫恐慌。但是生食未煮熟的食物还是要禁止的哦~
寄生虫可以分为寄生于体内和寄生于体外两大类。寄生于体内的主要有六 guts(节片绦虫、假叶目绦虫、莫尼茨绦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住白虫等)和原虫(球虫、艾美耳虫、巴贝斯虫等)两大类。
寄生于体外的主要有吸吮虱、蝇蛆、螨和硬蜱、软蜱等。
动物感染寄生虫病的途径大多是饲喂被寄生虫卵和幼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从口进入,或食入带有寄生虫幼虫的动物(病畜和鼠害等),或接触带虫的患病动物及虫体和病原携带者而感染。蝇类生物及草蚤、蚊子也是该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该病的流行比较普遍。动物感染该病后,由于其寄生吸吮及机械性损伤,导致肠黏膜发生病变,加上有毒物质的分泌,会引起消化和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致使动物体质逐渐恶化。同时,由于寄生虫侵袭皮肤、黏膜,造成自动出血,当大量寄生虫侵袭时,被寄生的组织或器官将遭到破坏,常致使动物因此而死。
在饲养管理条件好转,营养水平提高和经过药物治疗后,大多数患病动物可以逐步康复,特别是幼年动物更是如此。随着生长发育,各种组织器官和生理机能逐步得到完善,抗病力逐渐增强,寄生虫病逐渐减轻,以至最后治愈。在一些地区,不同季节流行不同的寄生虫病。通常,春季到初夏以发牛寄生于体表的寄生虫病为主,如虱病和蜱螨病,而从夏末到深秋以肠道线虫病为主,如蛔虫病和球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