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身上的跳蚤比大狗多?

麻仲酩麻仲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跳蚤的成虫外形很像甲虫,所以属于寄生虫中的“外寄生虫”(也叫体外寄生虫),需要借助外部条件才能完成发育过程并传给新的宿主。 跳蚤的自然生命周期分为: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时期。 其中只有成虫期可以离开宿主,在环境中发现,其他3个时期均需要在宿主体内完成。

1. 成虫: 雌雄异形,体型像绿豆或小米,身体扁圆,体色由淡黄色到深褐色不等。有发达的口器,用来吸食血液,也食组织液及细胞膜等。触角细长,通常为躯干长的2~3倍。全身覆盖着厚的角质鳞片,这使它具有较好的抗应激性,能在剧烈的活动或改变温度情况下防止体内水分流失。头部可伸出和缩进,以适应环境和保护口器。

2. 卵: 椭圆形,乳白色至淡黄色,大小约50μm×40um;孵化前变为深色,直径大约6mm。附着母犬体表时,多数呈垂直状排列。

3. 幼虫: 幼虫形态和成虫相似,但明显小些,颜色较浅。没有口器和触角,身体扁平,尾端有1对钩状尾须。幼虫不能自由行动,当遇到外界压力时会迅速倒退,并通过尾部须能感知环境的变化。

4. 蛹: 呈卵圆形,黄褐色,在中间略向两侧膨大,形似哑铃。头、胸、腹均有细密的刻纹。

以上各时期都在宿主的毛发中度过,以幼虫期和蛹期时间最长。 从幼虫期到蛹期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此时幼虫吸收养分,发育成能够飞翔的蛹,并在蛹室内化蛹。

莘丽琪莘丽琪优质答主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一些生活中的经验,而不是因为有什么可靠的论据,比如:往往大狗都养的比较好,洗澡多、吃的好,跳蚤在大狗的身上难以存活;而小狗可能需要更多的出门遛弯,接触外界更广、接触的物体更多也更容易接触脏的东西,接触跳蚤的几率更大。再比如:对主人来说,小狗相对大狗更方便照顾些,可能洗澡也就更加的勤快些。其实导致这些差别的最根本原因是大狗的毛多而长,而且很多大个的犬类大多毛还很能“扎”,如果仔细地找,大狗身上的跳蚤并不会比小狗的少。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认为大狗比小狗更易染上寄生虫的说法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有动物医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对405只患病的犬类进行检测后发现有115例的犬类患了跳蚤,而在这些跳蚤寄生的患犬群体中,发现大型的犬类要比小型犬类更容易染上跳蚤,而且雌性犬还要比雄性犬更容易染上跳蚤。

这一研究结论,不仅跟我们之前讲的有些出入,并且也与人们的常见认知不相符合。因此,关于“是否大狗比小狗更容易染上跳蚤”这一问题目前仍需更多的研究支持。

所以,不管是大狗还是小狗,寄生虫的防治都非常重要,平时都要做好跳蚤等寄生虫的预防与控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