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何时打?
首先,关于狂犬疫苗,大家应该了解这几点: 1. 狂犬病毒可以潜伏多年,超过20年发病的例子也有,但是非常罕见。一般来说,被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了之后,狂犬病毒的潜伏期大约是30天左右,这时及时注射疫苗可以避免感染; 2.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有效期能够持续一生。所以,在被可疑动物的伤口,应该重新注射狂犬病疫苗,做好预防措施。而动物在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能维持6个月以上,为安全起见,建议6个月后再注射一次疫苗。 3. 除了被狗、猫等宠物咬伤外,被老鼠、兔子等啮齿类动物咬伤同样需要处理伤口,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因为这些啮齿类的动物可能携带多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如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结核杆菌、布氏菌等,如果被咬后的处理不当,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感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发作。
4. 如果不小心被自己家的猫咪抓伤或者咬伤了,也不要惊慌,立即用肥皂水(流动水)清洗伤口,并尽快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 5. 由于目前的狂犬病疫苗是灭活的疫苗,因此孕妇也可以正常接种。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5个品牌,分别为 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人用II型口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人用III型灭活疫苗、人用I型裂解疫苗和人用II型裂解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婴幼儿和青少年都应该先接种脊灰三联苗或四联苗,2剂次口服,间隔1及3个月各接种1剂。
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所伤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
一是伤人的动物本身所携带的病毒数量。动物携带的病毒越多,伤人后通过唾液所排毒的量就越大,人就越容易发病。狂犬发病前期、前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病期传染性虽强,但动物本身已经很少活动,撞上它的几率较小。而处于狂躁期的动物携带的病毒较少,传染性也相对减弱。
二是伤口的部位和数量。被狗咬伤后,伤口部位越靠近头面部,伤口数量越多,越容易发病,比如狂犬咬伤了一个人的手和脚,那病毒要跑经全身才进入脑部中枢神经,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如果狂犬咬伤的是头面部,那就危险性大增,此外,伤口越多,也越容易感染病毒。
三是局部伤口的处理情况,如果当时对伤口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理,那么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就会明显下降。
在确定自己有高风险的狂犬病暴露以后,必须要去医院注射疫苗。一般狂犬疫苗全程要打五针。受伤后的24小时之内,打第一针,然后第3、7、和14天、28天再各打一次。第3、7、和14天可每天打一次(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第28天再加强一次,这样进行狂犬疫苗5针免疫程序。
根据狂犬病防治技术指南(2016年版)的建议,狂犬病高危风险者,即工作期间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者,如兽医、动物实验室人员、狂犬病防治工作人员、狂犬病病人的医护人员、动物管理人员、经常接触动物的人员等,可进行预防性的暴露前免疫。狂犬疫苗暴露前免疫也需注射3针,注射时间分别是第0天、7天和21天或28天,可以在之后的1年中起到保护作用。而根据人体抗体衰减的情况,可在第1年后酌情加强免疫,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