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拉多肠炎驱虫?
这个虫是蛔目的异尖线虫,属于寄生虫当中的线虫纲异尖目。 异尖线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因为其成虫主要寄生在海生动物的消化道里而得名;由于该虫呈线状,且头端有触手,形态颇似蚯蚓,所以又有人把它称作海蚯蚓。 异尖线虫共有3个种属,其中异尖线虫属(Heligmosomum)和异尖杆线虫属(Haplosomum)的幼虫在胃肠道内发育为侵入型虫体,并钻入消化道壁的皱襞中,以皮层细胞、粘液细胞及肠腺上皮细胞的物质为营养,进行无氧代谢,逐渐发育为成虫。而异尖环线虫属(Isospora)的幼虫则主要以吸取宿主消化液中的养料为生,属于肠道内营腐生的寄生虫。
1.2异尖线虫的致病性 有研究表明,在异尖线虫所感染的动物模型中,约有70%左右的病例可检测到肠壁炎症浸润现象,20%左右的病例存在肠道糜烂或溃疡,5%左右的病例出现肠道息肉样改变;而在人类患者,约1/3左右的病例可见轻度至中度的胃肠道炎症反应,2%~7%的患者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胃肠道溃疡或糜烂,甚至引起出血。 作为寄生虫中的线虫纲类,异尖线虫没有成对的附肢,因此不能直接捕捉食物,只能在胃肠道内利用体表的毛刷状感受器以及头部伸向胃肠腔内的嗅觉和味觉器官来侦测周围的环境,并通过体内的纤毛运动而将其捕获。当线虫受到机械刺激或者接触有害因子时,可诱发其体内的一种特殊毒素——异尖线虫毒素(HSTX),导致机体局部黏膜损伤而产生症状。有些异尖线虫还可释放出组胺、五羟色胺等毒性胺类,间接引起胃肠道的炎症反应[4]。
由于异尖线虫具有胆道通路,可以侵扰肝胆系统,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出现肝肿大、肝功能损害以及胆汁郁积等症状;如果感染反复迁延不愈,还可能在消化道粘膜表面形成伪膜,进而阻碍正常的消化功能,产生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临床表现。对于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较严重的后果。